集团动态

该公司以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为核心,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动态 > 专业知识
172025-03

浅析零碳园区/工厂未来发展方向

发布者:青业集团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建立一批零碳园区”纳入2025年重点任务,这是零碳园区在中央会议的首次亮相,紧接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多个重要场合,部署了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建设工作。

 

“零碳”并不是不排“碳”,而是“净零排放”,即规定时期内人为清除或抵销排入大气的温室气体人为排量。

 

 

零碳园区/工厂核心特点

 

一、能源体系重塑

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绿色能源,将成为提供园区/厂区能源的主体,有资源禀赋的工业园区,可整合周边电厂、炼油厂等的余热、废气资源,构建起能源互济网络,多余电力反向输送电网。

 

二、园区/厂区产业协同共生

零碳园区/厂区编织循环经济纽带,上游企业制造产生的废弃边角料,下游企业经精细化处理重回生产线,搭建物料信息共享平台,使企业间物料管道互通,促成供需对接。当企业因共生合作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就会自发融入零碳生态,形成良性循环。

 

三、绿色建筑“内外兼修”

零碳园区/厂区的建筑从设计伊始,遵循被动式设计原则,大窗户、挑檐设计让自然光与通风畅行无阻,减少照明、空调能耗;施工环节,推广装配式建筑,工厂预制构件现场组装;运营阶段,依据室内外环境实时调控照明亮度、空调温度,监测能耗异常。

 

四、新能源汽车与绿色交通

园区内自行车专用道、步行道蜿蜒交错,连接各处,鼓励短距离“零碳出行”;大型园区设置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多元出行选择,无缝衔接园区内外交通,开展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

 

五、碳汇强化建设

利用人工林、草地固碳释氧,调节微气候,开展生态监测,评估植被、土壤碳汇能力,合理规划绿地、水系扩张,用自然之力吸附碳排放,使零碳园区反哺自然。

 

六、人工智能管理园区

传感器遍布园区,实时采集能源消耗、空气质量、设备运行数据,上传云端;数据分析平台深度挖掘信息,精准诊断能源浪费、设备故障“病灶”;人工智能算法模拟优化运营策略,预测能源需求、碳排放趋势,为园区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零碳园区/工厂存在痛点

 

在推动绿色转型建设,零碳园区/工厂尚未形成清晰的零碳转型实施路径,尽管零碳园区/工厂前景广阔,但目前人才缺口大,复合型人才紧缺,需同时精通能源、低碳技术与园区管理。园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报告与核查四大体系存在漏洞,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难以保障。因此,碳排放管理员、零碳规划师等新兴职业需求增加,负责园区碳核算、减排路径设计。

 

 

未来,双碳领域的人才将承载起,小到一个企业,大到整个工业园区的重要命脉,绿色技术、绿色金融将成为社会绿色发展的核心要素。碳排放管理员仍需不断拓宽知识,扩展技能成为国家战略同步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排版 | 张跃

编辑 | 张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