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在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研发,与新型电力系统工程的建设,均有突破性进展。各行各业不断推进数字化和零碳绿色产业结构转型,为我国达成“双碳”目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贡献重要力量。
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面向物流行业仓储与运输MRV-T数字化碳足迹示范项目”获得了国家权威部门认可。
MRV-T技术,是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监测(Monitoring)、报告(Reporting)、核查(Verification)与跟踪(Tracking)的数字化减碳技术,能够实现对物流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准确报告、严格核查和有效跟踪。该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物流行业碳足迹全流程监测,采用了节能诊断算法、源荷孪生技术、北斗+融合定位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成功打造了大宗物流重量强度和商贸物流体积排放强度模型,填补了物流行业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空白。通过这些模型和技术,京东物流能够实现对物流订单碳足迹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精益管理,为物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围绕双碳发展、绿碳转型,以独特的地理、经济区域优势,聚焦双碳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政府、社会和行业企业多方共同努力,打造呈现以县级低颗粒的降碳减碳举措初见成效,成为南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示范区之一。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以塔县红其拉甫国门作为标杆示范,项目以实现“零碳口岸”为目标,开展口岸电碳协同监测,实时测算县域分区域、分时段的电力碳排放因子,准确测算不同时空的碳排放构成情况,同时与核查机构、统计部门等单位联动,完成了碳排放多源数据融合与交叉验证。通过电碳协同实时电碳因子及碳排放的监测核算,有效支撑实现电力和碳排放数据的可追溯溯源。“红其拉甫口岸的降碳密码”--以绿电全寿命周期为核心的电碳核算技术,通过三位一体的电碳协同体系,实现碳排放因子精准校核,为碳排放双控、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应对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方案。
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化发展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碳排放管理员职业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演进。碳足迹追踪,碳核算与金融工具应用,零碳口岸数字化管理等等,正在重塑碳排放管理员的职业版图,催生出碳数据治理工程师、碳效算法优化师等更加细化的新兴岗位。碳排放管理员作为“双碳”目标下各行业必备的岗位,扎实的碳知识储备,深厚的碳分析管理能力,成为在未来职业道路中,必备的基本能力。碳排放管理员在基础上求发展、求变化、求融合,并具备跨境碳管理能力和数字技术复合背景的专业人才将成为行业争夺焦点。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中国日报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