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是擘画之年,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随着我国碳达峰时点越来越近,碳中和布局也提上日程,零碳既是对碳达峰的继承,也是超越,直达碳中和;另一方面,战略落实有抓手,一系列“双碳”政策举措密集出台,零碳园区/工厂正好担当落地场景。在“双碳”目标驱动下,ISO碳认证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硬通货”。
核心认证标准
ISO碳认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标准,帮助企业量化、报告和减少碳排放,涵盖核算、验证、碳中和全流程。
ISO 14064组织碳认证
作用:核算企业/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分类:14064-1组织层级碳排放算;
14064-2项目层级减排量核证;
14064-3温室气体声明核查指南。
IOS 14067产品碳认证
作用:计算产品碳足迹(从原材料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适用于出口欧盟、应对“碳关税”的企业。
ISO 14068碳中和认证
作用:指导企业实现碳中和,明确抵消机制与声明规范。
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作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降低能耗成本,间接减少碳排放。
认证核心价值
打破贸易壁垒:避免欧盟碳关税,满足国际环保法规和供应链要求,增强出口竞争力。
提升品牌溢价:通过认证传递环保承诺,吸引注重可持续的消费者。
降低融资成本:绿色信贷利率优惠,ESG基金投资优先。
减排管理优化:识别高排放环节,推动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
规避政策风险:满足国内碳排放双控、碳市场履约要求。
碳排放管理员的作用
数据监测与分析:监测企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数据,为认证标准提供数据支持,并通过量化分析,确保企业碳排放符合国际标准。
体系搭建与维护:设计、优化谈管理流程,建立全流程的监测机制,确保管理体系符合认证标准。
保障核查合规:主导第三方核查准备工作,规范整理排放报告,确保数据可追溯且满足核查机构要求,了解国内外法规,及时调整企业碳排放策略以避免违规风险。
策略制定与执行:制定减排目标,设计低碳工艺改进方案,评估碳中和项目的可行性,推动企业实现碳中和承诺。
培训与协作:组织内部培训,提升全员低碳意识,并协调各部门落实减排措施,形成系统化企业绿色低碳减排新模式。
碳排放管理员在ISO谈认证中扮演“技术执行者”与“体系协调者”的双重角色,通过数据治理、合规管理及技术创新,助力企业满足国际标准要求,提升绿色竞争力。